主要行程:
D1:上海——
D3:佛罗伦萨-—米兰
D4:--
D5:尼斯—
D6:日内瓦—硫森
D7:硫森—--
D8:
D9:
D10:巴黎—上海
D1:上海—米兰—罗马
地中海的月亮
历经十四个小时的飞行,跨越三分之一的地球,首站达到罗马。
由于时差和旅途的兴奋,尽管到达BLU旅馆时已近深夜,但只睡了三四个小时,凌晨便早早地醒了——那时已相当于国内中午。窗外,黑漆漆的,安静极了,透着些许寒意。想到昨夜到达时,导游说旅馆紧邻海边,所以抑制不住好奇,起来去看海。在地图上曾经看过无数次的地方,带着神秘的面纱,就要在我面前揭开了……
出了旅馆大门,沿街只走了几分钟,右拐便找到了进入海滩的入口。路灯幽幽地照着,跨过简单的防护堤,便踏入了地中海的沙滩。细细软软的沙子,踩在脚下,听不到声音。海面平静得出奇,一轮圆月高悬,明明的月光柔柔地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静谧融在海水里……
海边是连片的私人庭院,大部分挂着旅馆的招牌。沙滩上有简易的铁丝网,和岸边的房屋相连,分成一家一家的,大概就是各家临海的边界了。出海的小船,孩子的滑梯,静静地卧在沙滩上,仿佛也正在享受着地中海的温柔。深深地吸了一口清新的海风,凝望那一轮明月,都说外国的月亮圆,今天终于见到地中海的月亮了,她是和我们一样,从太平洋边赶来的吧。太平洋边,可正是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呢。
从海边往回走,街上依旧冷冷清清,偶尔见到一两个行人。响动的是垃圾车,机械的升降臂将分类垃圾桶升上车顶,倒入封闭式的车厢后,再放回原处。街道不宽,绿树鲜花。两边小店,陈设非常漂亮,即使是面包店,也布置了许多工艺品。传统和现代的艺术氛围,渗透在罗马的各个角落。有一家小,面积仅十个平方左右,小小的柜台,长不足二米。老板伙计三个人,已早早地在为新一天的生意做着准备。见到我们,微笑着用中文打招呼“你好!”。那口音,让人想起八哥。国门的开放,不只让英语闯入了中国,也让汉语更快地走出了国门。
回到旅馆时,天还朦胧。这是一家私人旅馆。小小的门厅,后面是藤架走廊,走廊里摆放着供客人休闲的桌椅。一幢六层楼是客房,旁边有一个小游泳池。在池边的躺椅上小坐,看一池清水,如海面般平静地沐在柔柔的月光下,闲情逸致,悠然而生。
罗马的古老
穿梭在罗马城中,处处可感觉到历史的沉重。窄窄的街道,因为古迹,不再扩建。残存的,哪怕是一段土墙,几根石柱,也是最权威的历史。对于古迹,只有保护和维修,没有破坏和重建。
竞技场那一个个残缺的洞口,仿佛在讲述曾经的雄伟与繁华;静心屏气,仿佛可以听到千军万马轰轰烈烈的搏杀。
水,依旧静静地流淌,仿佛宽厚的母亲,用奔流不息的乳汁,滋养着这座古老的“母狼之城”。
传说有一次台伯河发大水,整个罗马城都被淹没了。活着的只剩下一对双胞胎婴儿,兄弟俩的哇哇哭声,引来一只母狼,母性的本能,使她没有吃掉孩子,而是用自己的乳汁将两个孩子哺育长大。兄弟俩长大后,成为罗马城的国王,重塑了古罗马的辉煌。但是为了争夺王位,兄弟俩却互相残杀。
(台伯河 借网图一张)
历史沉在土墙里,沉在石柱里,沉在竞技场无声的叹息里,沉在台伯河深深的河床里……
现代文明在这里精心地护卫着这片土地的古老。
梵蒂冈的朝圣
中学时代学习地理时,就知道世界上有一个弹丸之国,一炮能穿越的国家,叫梵蒂冈,只有约0.4平方公里,但它却是世界宗教核心所在。以那时的想像力,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这个国家小成什么样子。
后来,当保罗二世教皇逝世的画面在电视中播出时,梵蒂冈这个国家,对我来说,已成为清晰的回忆。
梵蒂冈围在罗马城中,入口处的大门就是它的国门。入境没有手续,只有简单的安检。记得入口处穿制服的警察,叫游人把拿在手上的矿泉水瓶盖扔掉,瓶水可以带进去。很是不解,因为水拿在手里,没有盖子不方便。但放在包里的水便不管了。
天色特别晴朗,湛蓝的天空,一眼望去,的穹顶和广场上的尖塔巍然耸立。
广场两侧由数百根巨型的石柱排列成的弧型走廊仿佛伸开的双臂,迎接着世界各地来的教徒和游客。
这天,广场上要举行盛大的宗教活动,远远望去,圣彼得大教堂前搭成的主席台上,来来往往走动着许多红衣主教,熙熙攘攘的教徒从各方赶来,在卫兵的指引下,凭票入座。
卫兵的装束甚是漂亮,五彩缤纷的感觉,仿佛是动画片里出来的,丝毫没有制服的威严,脸上亲切的笑容,让人感觉像服务生。梵蒂冈本国没有军队,卫兵是瑞士的。(借网图一张)
由于宗教活动的原因,原计划中对教堂内部的参观活动被取消,稍有遗憾。
梵蒂冈面积虽小,但身处其中,却只感到它的宏伟和博大。
佛罗伦萨的小巷
到达佛罗伦萨时,已近黄昏时分。大巴停在公路边。下了车,地陪领着我们去当地的景点。佛罗伦萨,文艺复兴的象征,书上反复出现令人浮想联翩的名字,如今仍然保持着当年的街景。窄窄的巷子,石头铺成的路面,纵横交错;两边的房屋外貌依旧,古老的装饰物不时出现,不禁想到《正大综艺》里主持人会突然指着墙上一个饰物,让观众猜测的场景。跟着地陪迷宫般穿着小巷,不觉之间豁然开朗,原来到了广场。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正在维修。
广场并不太大,四边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从广场出来,再穿进巷子,没走多久,站到巷口,眼前一亮:色彩鲜艳的百花,与周围陈旧的房屋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精心挑选的天然石材,组拼成各式规则的图案,历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魅力依然。
大教堂的对面,有一幢小建筑,二扇金色的小门,与大教堂隔街相对。这便是“天堂之门”。此刻,门关着。
原来,在佛罗伦萨,天堂就在小巷深处。
(借网图一张)
D3: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
佛罗伦萨旅馆周边
威尼斯位于东北部,是世界闻名的水乡,也是意大利的历史文化名城。城内古迹众多,有各式教堂、、男女修道院和宫殿百余座。整座城市建在水中,水道即为大街小巷,船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
威尼斯,美丽的水城。在电影里、画册里、文字里见过的风景,今天终于身临其境。
大巴开到码头,乘船前行一段时间,才能到达。
不像熟悉中的江南水乡般的秀气,街头巷尾,桥栏交错,窄窄的河道中,一只只漂亮小巧的贡朵拉,载着游客在房宇间穿梭。
贡朵拉
由于行程所限,没有乘船,而是利用有限的时间穿街走巷。
大水道是贯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长的街道,它将城市分割成两部分。
威尼斯是一座建在木桩上的城市。千百年以来,由于受海水浸泡,用于支撑房屋的木桩已开始腐蚀,致使建筑物和地面不断下沉。当大雨来临,临海的街道浸没水中。整个街道上便架出一条木板路来。我们是下午到达的,据说上午街道还没在水中。沿街可以见到铺路的一张张大木架。搁在路边,现在又成了游人休憩的木凳。
威尼斯的桥中,最著名的要数“”了。这是一座连接在两幢大楼之间的封闭的廊桥。桥上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二扇小小的窗户。桥的西边是连着总督府,东边连着监狱。当有曾经的皇族显贵犯奸作科在总督府接受审判之后要投放监狱,便从这座桥的一边走向另一边,当他们伫立桥中,透过小窗眺望大海的时候,留下一声叹息,便是向曾经的荣华作最后的告别了。可惜这声叹息,当权贵们正当其道的时候,有几个人能够听得见呢?
走在威尼斯的小巷中,踩着石头铺成的小路,看着两边布置精美的橱窗,小店内琳琅满目的饰物,古老中洋溢着现代的气息,突然联想到丽江古城。两城建城年代相近,建城时间也相近,同样的“水在城中流,城在水中坐”,难怪有人将丽江古城比作“东方威尼斯‘’。如果丽江古城发现开发得早,是不是也会将威尼斯比作“西方丽江”呢?有所不同的是,千百年来,威尼斯,风貌依旧,历史的沧桑可以在城中的任何一个角落里找到,而如今的丽江古城,格局依旧,复建感太浓了。这也许是东西文化观念的差别吧。
来到,立马置身于鸽群之中。无数只鸽子在广场上飞舞,围着游人啄食。想起包里有饼干,刚伸手去掏,立刻有鸽子飞到肩膀上等食了,看来它们对游人的行为早已谙熟。饼干掏出来,“卜啦啦”飞上来一群鸽子,站在头上、肩上、手臂上、手掌上,乖乖,我成了魔术师啦!还有没地方站的,便绕着手飞,不停地扑着翅膀的同时,瞅准空当,抢一口饼干屑,呵,功夫不浅呢!
这些鸽子乖巧得很,不会乱啄人,抓着它摸摸,它便张着一双天真的小眼睛,歪着脑袋盯着我,咕咕地叫着,仿佛在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小小的生灵,沐浴着自然的阳光,享受着人类的关爱,自由自在地生衍繁息。如果所有的生灵,都能如此,这世界该多美啊!
广场周边是一排排的椅子,供游客喝咖啡休息。
走到滨海街道上,看到一群男人穿着鲜艳的绿白格子短褶裙,正兴高采烈地围着人体雕塑照相呢。一定是苏格兰男人啦!在这里邂逅到英伦岛的风情,也算是意外收获喽!
街头玻璃杯奏乐表演
小艺术馆
历经几百年风雨,繁华依旧。
即使成危楼,仍不失建筑之美。
威尼斯图书馆
水上威尼斯
米兰的早晨
从威尼斯赶到米兰时,已是夜色浓浓。大巴将我们载到一家据说是四星级的旅馆。从外观上看,怎么也看不出,国内的三星级酒店比它气派得多。空气中弥漫着马的气味,估计附近有马场。
早晨起来,才看清周围的环境。地属近郊,对面是幢公寓楼。一位主妇正打开窗户,拉下隐形纱窗,但好象什么东西卡住了,挂不住,便找了把刷子,在窗槽里刷灰。楼道口走出父子俩,孩子背着书包,手上提着垃圾袋,去丢垃圾;父亲走向车库。一会儿,汽车出来,父亲送儿子去上学。远处的小路上,一对老人,各自骑着自行车往回走,一前一后消失在楼梯口……刷灰的主妇已挂好了纱窗。另一个窗户里,一位年轻的主妇正在梳头……
虽是金发碧眼,虽是远隔万里,但同属一个地球的人们,仍有着何其相似的早晨。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规模雄踞世界第二,是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也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教堂之一。
背靠米兰大教堂北边的伊曼组尔二世走廊,右侧有着很高很美,有拱形玻璃的连拱廊,一直连通向斯卡拉广场,是二战期间几乎被炸毁的十字形的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Ⅱ,但也因此得名,被世人所知,它独特的设计,是欧洲首批采用铁盒玻璃作为结构材料的建筑之一。这里有一处八边形建筑,由四个代表性大洲组成,包括欧洲,非洲,亚洲和北美洲。这里聚集着世界不少名品,道路两旁有咖啡馆、餐馆、书店及汉堡包店各种店,很热闹。
入口
内景
穿过伊曼组尔二世走廊来到的斯卡拉广场 Piazza della SealaL有列奥纳尔德·达·芬奇及弟子
们的塑像。
摩纳哥的豪华
摩纳哥,依山傍海,风光旖旎,又一个弹丸之国,却是世界上富人的天堂。由于它优惠的税收政策,世界各地的富人们都把财富聚集到这里。自然的美景,游人的流连,名星的闪烁,消费的豪华,互相辉映,让摩纳哥成为富有的象征。
沿街走不多久,便来到摩纳哥公国王宫。浅黄色的四层楼,东头有一部分是石头筑成的灰色雕堡状建筑,两种风格浑然一体。进入的门并不大,有穿着白色制服的王宫警卫站岗。游人可以在门前和广场上照相。广场也不大,石头铺筑,干净整洁。王室的富有,从建筑外表上看不出来。这大概符合西方人虽富仍简的习惯吧。其实,一路上,导游不时地指着外面的建筑告诉我们,这里是富人区,但从外面看,实在看不出鹤立鸡群的突兀感;而在国内,不用介绍,穷富是一眼就能识别的。
站在广场的东边,可以俯瞰海湾。大大小小的洁白的游艇整齐地排列在海湾里,安安静静地等待着各自的主人。可以想见在假日里,迎风扬帆的时候,地中海海面上该是怎样的兴奋啊!
不远处,世界顶级环球豪华游轮“CRYSTAL SERENITY”号也静静地卧在海湾里。庞大的身躯优雅华贵,不见一丝旅途归航的疲惫。
跑车 抢眼吧
摩纳哥教堂
地中海 孤帆远影
的晨曦
到达南部城市尼斯的时候,天色已黑。天使湾,华灯硕放,沿着海堤绵延数里,蜿蜒消失在静静的地中海里,那是天使回家的路吗?
D5:尼斯—日内瓦
第二天早晨,从旅馆出来,城市似乎还没睡醒,街头冷冷清清。天色朦朦,海边的风,轻轻地吹拂,清新中透着一丝寒意。海堤上有晨练的,或跑步,或溜旱冰,微笑着从眼前滑过,留下一路健康的影子。
海边是卵石滩,海水轻轻地拍着,溅起细细的浪花,仿佛衣裙的花边。海面上,浮动着几叶小舟,赶早的人儿正聚精会神地撒着鱼饵呢。也有赶早的游客,在浪花边拍照留影,把天使湾的晨曦带向了世界各地……
亚平宁半岛沿途风光
沿着亚平宁半岛一路北行,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途中,正逢周末。在一个不知名的山坡下,与高速公路之间有一片空地。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车近一看,原来全是家庭房车。大概是个野营之地。各地赶来的各式各样的房车,聚在一起,仿佛车展。一辆小轿车后面挂着房车车厢,顶上是两辆山地自行车。在服务区停下休息时,一对银发老人下来,将挂车车厢撑脚支起,拉开车门,放下窗帘,到里面用餐休息。
大巴沿着山道盘旋,拐过一道弯,突然发现前面的山峰间,星星点点飘浮着什么。又拐一弯,哇,豁然开朗,五彩缤纷的,全是伞花,悠悠荡荡,盛开在蓝天白云下,青山峭壁间。
沿途山村
镜头拉近,看一看啦
满眼的青翠
远眺雪山,似一朵盛开的雪莲,舒展在蓝天白云下。
畔
日内瓦,这个常被误作瑞士首都的美丽城市,她的湖畔风光早已名闻遐迩。站在桥上,仰望湖心143米高的喷泉水柱,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蔚为壮观。
清澈湖面上,白色的天鹅或成群或结对。
偶尔也有独自悠悠地浮游。那高贵幽雅镇定娴若的神态,让我们这些匆匆的过客羡慕不已。
伟大的思想家卢梭静静地坐在这里,凝望着脚下清清的湖水,低头沉思。
湖堤上的两棵树, 不依不偎,不离不弃.
湖边路上鲜花做成的大.
再看看湖畔外的风光
联合国总部
亚里安娜
世界红十字会
万国馆
无雷标志雕塑
D6:日内瓦—硫森
硫森的悠闲
出来之前,对硫森这个地名不是很熟。知道大名鼎鼎的劳力士手表,却不知原来它的故乡在这里。也鉴于此,所以到了硫森,一定是要看表的。那天,适逢周末,欧洲人周末是要休息的,街上绝大部分店铺关门。由于是旅游城市,考虑到游客需要,当地旅游局规定一些店铺在下午4点至6点开门营业。
我们到达的时候,才两点多,于是先逛湖景。群山环抱中的硫森湖,碧蓝的湖水清澈透明,在午后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
湖面上,白帆点点,有老人手执鱼杆,静静地垂钓;
还有小艇轻轻地驶过,老先生站着驾驶,老妇人坐在舱内观赏湖光,一条小狗安静地站在甲板上,守着主人;
也有年轻人驾驶的快艇,但并没有飞驰而过,也许是不愿打破这湖面的悠闲和宁静吧。
远远的湖中,还有许多披着船衣的小船,似乎随意地泊着,却不觉凌乱,和那些嬉戏在其间的水鸟们,仿佛油画中随意的落彩,点缀在山水中。
湖边绿树成荫的大堤上,游客来来往往,却打不断少女们在湖边的悄悄话。
湖水清澈见底
湖边的建筑,无论古朴现代,窗台上走廊里均是绿叶红花,与外面的绿色相映成辉,建筑与自然浑然一体。
屋前的台阶旁,巨大的白色太阳伞下,老人们正悠闲地喝着咖啡。
主人好放心哦
乔托钟塔
硫森,制造了世界上最精确的计时器,又拥有充分享受的悠闲时光。
由于大巴司机的原因,原本计划中的攀登铁力士雪山项目被迫取消,稍感遗憾。听说雪山是蓝色的,真想亲眼目睹。不过,也由于此,我们有机会乘坐了一趟火车。
硫森的火车站就设在湖边,敞开式,经过一道小小的隔栏,就直接进入了月台。我们乘坐早晨5:30去巴塞尔的车,车站里除了我们,人很少。
火车站的候车处上方
车厢里人也不多。大约1 个半小时的车程,到了巴塞尔,这是法国、德国和瑞士交界的地方,一个国际交通枢纽。从这里再上车,便是出了瑞士,进入法国。
巴黎的艺术
埃菲尔铁塔于1889年建成,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 塔高300米,天线高24米,总高324米,铁塔是由很多分散的钢铁构件组成。一、二楼设有餐厅,第三楼建有观景台。
远处是巴黎的区
塔的一角,埃菲尔塑像
在塞纳河中央天鹅小岛的最西端,耸立着一个自由女神像。这是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由美国的巴黎社团的人赠送的。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非常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始建于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
看到这尖尖的塔顶,是不是想到那个神秘的驼背敲钟人(加西莫多)?
凯旋门
凯旋门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的大门。它是现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圆拱门,位于巴黎市中心戴高乐广场中央的环岛上面。在凯旋门两面门墩的墙面上,有4组以战争为题材的大型浮雕:"出征"、"胜利"、"和平"和"抵抗”。
门前,长明的火炬,纪念为国捐躯的勇士们。
在巴黎住的旅馆是一家私人庄园。
客房
餐厅
餐厅前的球台
还有马房
印象很深的一件事:大巴从旅馆开出去,一会儿突然停下来。前后左右没有任何状况。大巴司机非常镇定地等待着什么。我们好奇地探头向车窗外看,原来是个小小的十字路口,在路边有个如地界标志那么高的红绿灯,正显示着红灯。
凡尔赛宫(法文:Chateau de )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省会凡尔赛镇,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五殿之一。1624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三以1万里弗尔的价格买下了117法亩荒地,在这里修建了一座二层的红砖楼房,用作狩猎行宫。后作为法兰西宫庭长达107年(1682-1789)。1789年10月6日,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在随后到来的法国大革命恐怖时期中,凡尔赛宫被民众多次洗掠,宫中陈设的家具、壁画、挂毯、吊灯和陈设物品被洗劫一空,宫殿门窗也被砸毁拆除。1793年,宫内残余的艺术品和家具全部运往卢浮宫。此后凡尔赛宫沦为废墟达40年之久,直至1833年,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才下令修复凡尔赛宫,将其改为历史博物馆。
又称镜廊,被视为法国路易十四国王王宫中的一件"镇宫之宝",以17面由483块镜片组成的落地镜得名。它是法国的凡尔赛宫最奢华、最辉煌的部分,厅长76米,宽10米,高13米。镜厅墙壁上镶有17面巨大的镜子,这些镜子由483块镜片组成,反射着金碧辉煌的穹顶壁画。镜子相对视野极好的17扇拱形落地大窗,透过窗户可以将凡尔赛宫后花园的美景尽收眼底。镜厅一直以来被誉为法国王室的瑰宝,无数面巨大的铜镜反射着从后花园映进的光芒,这里是路易王朝接见各国使节时专用的宫殿。
卢浮宫(法语: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右岸),卢浮宫是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该宫始建于1204年,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现是卢浮宫博物馆,拥有的艺术收藏达40万件以上,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达400000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到东方各国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王室珍玩以及绘画精品等等。迄今为止,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
小凯旋门是为庆祝拿破仑·波拿巴1805年的一系列战争胜利而建造的,位于卢浮宫博物馆对面(杜乐丽花园入口),也被称为"卡尔赛门"(l'Arc du Carrousel)。
卢浮宫外景——卢浮宫正门入口处的透明金字塔建筑是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杰作
卢浮宫共分希腊罗马艺术馆、埃及艺术馆、东方艺术馆、绘画馆、雕刻馆和装饰艺术馆6个部分,其中最著名的是镇宫三宝“爱神维纳斯”、“胜利女神尼卡”和“蒙娜丽莎”。
爱神维纳斯
胜利女神尼卡
蒙娜丽莎
拿破仑皇冠权杖
从艺术的殿堂出来,看看巴黎的街景啦。
1998年法国世界杯主会场——东道主自豪的地方
巴黎著名的红磨坊
夜色掩不住巴黎的繁华,艺术的氛围弥漫在博物馆内外。
塞纳河水,缓缓地流淌;埃菲尔铁塔,巍然地耸立;历史的车轮,沿着自有的道路,滚滚向前。
D10:巴黎—上海
游完巴黎,我们也结束初游欧洲五国的行程,从戴高乐机场飞回家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