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波西米亚王朝,巡礼东欧深秋

大概7,8年前,还是大二的学生,积攒了一个学期的生活费拿来进行了第一次的出境游,地点是在东南亚,虽然之后被友人耻笑为“有这么些钱买点好衣服什么的,瞎出去玩什么劲啊”,但从这一次的旅行开始,对于境外旅行的热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国内所有的省份已经走遍,国外也陆陆续续走过四十个左右的国家和地区,有些变化,在这些行走的途中潜移默化的发生了,那些沿途的美景与精彩的故事,更足以成为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前耻笑过的友人,也隔三差五会在朋友圈里Po上几张旅行照,旅行,只要迈出第一步便不可遏制。

说句题外的话,十多年的学生生涯下来,最有用的其实就是英语,现在这年头,太多需要与外人交流的情形,即使投入工作中,也不该放弃英语的学习。

因为出于交流的恐惧和省去准备行程的工作,大部分人还是选择随团旅行,无可厚非,英语好些的,有能力与时间的,想要更加个性化的旅行体验的,自由行的确是很好的选择,但有那么一群人因此将团队游贬低的一文不值,看来有些自作清高了,旅行的方式本就没有高低贵贱,适合自己的便是好的。

一个人出行总是要为分担酒店房费而苦恼,这次欧洲之行索性在当地报了了华人的旅社,一来可以和其他团友分担双人间的房费、二来当地的旅社对历史文化都比较了解,行程过程中可以听到很多难以在网络上搜索到的典故与传说、更关键的,不再为交通而烦恼,省去了自己搬运行李的麻烦。

如果签证的时间够长,可以考虑自由行与随团游交叉进行,会让旅行从质到量上都更加丰富。(随行的一个特别可爱的、长发飘飘的成都女孩跟我说平时他们也有做一些活动,抽到了50欧的代金券来玩的,省了不少钱。)

行程大抵是这样的,先自行从北京出发抵达,稍作整顿在第二天与同行的团友们汇合,之后沿着、、布拉迪斯拉发、的顺序依次遍访波西米亚王国故土,最后折返回法兰克福,乘机返京。

搭乘的飞机选择了艾提哈德航空,毕竟是业内服务可圈可点的一家,服务都很有保障,相对时间也比较合理,到达法兰克福的时间是在下午1点多些,还可以有足够充裕的时间在市区内小转一圈,拍些喜欢的景色。

美丽的误会是~~错把阿布扎比转机看成了迪拜转机,阿布扎比的免税店相比迪拜要少的太多,价格也没有什么优惠,但是作为国人的优越性在此又能体现,刷银联卡会比其他支付方式有更多的优惠,还有不少商品有buy2 get3的促销活动。

艾提哈德有处细节值得一提,众所周知,在绝大多数的航班中,我们都会在飞机起飞前接到要求关闭手机的通知,这是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在1991年实施的一项规定,理由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可能会干扰地空通讯。这个规定被公众广泛接受,但在民航业内,对此却存在大量的争议。美国波音公司,以及探索频道等多方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做了大量实验。但是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找到证据,证明手机能够对地空通讯产生任何值得一提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例如艾提哈德,开始着手放开这一禁令,只在滑行和起飞过程中保持手机进入飞行模式就可以,在巡航中,手机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人影音设备来使用,只要不用外置的扬声器开过大的声音,是不会有空乘人员来阻止的,偶尔透过舷窗还可以拍一拍天上的风景,po到朋友圈里好好炫耀一下。艾提哈德航空同时也提供了机载的wifi服务,只不过费用还是蛮高的,没有什么紧急的事情我是不会用的。

抵达法兰克福机场后,如果像我一样行李不是很堵,建议乘坐U线铁路抵达市中心火车站,全程10分钟多些,毕竟也只是15km的距离而已。车站与意大利不同,没有自动打票机,不需要在乘车前打票,购票时在票面上就会显示购票时间。虽然距离仅仅10几公里,但机场依然不被计算在城区内,购票时需要选择较贵的郊区票“5090”,单程票价4.55欧元,不少人都选择逃票,往返机场总过也有过4次,只有一次遇见了查票员,却还对我不理不睬,难免会有感觉“亏得慌”,怎么说票价也不算很便宜。但我相信,人品总是守恒的,有的地方捡了便宜,有些地方难免就要吃亏,更何况如果自己都没买票,那还怎么有立场说其他逃票的人“xx”,“xx”和“xx”呢?

由于行程安排的很紧,团队最后回到法兰克福也要晚上,第二天便要乘机返京,也就只剩下这初来的半天可以随意的在这里游走拍照。4个小时的时间,怎样快速游览法兰克福呢?

以火车站作为起点,向前(东)步行8分钟左右最先看到的就是欧洲中央银行的总部(European Central ),楼下巨型的欧元标志在夜间会亮起灯光,作为法兰克福最主要的地标之一,这里肯定不容错过。继续直行是法兰克福市中心地区,两侧遍布着各类店面,大多数的一线品牌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当然也有一些比较更亲民的选择,可以在各类超市里买一些具有德国特色的食品作为礼物带给亲友,或为自己买上一整套双立人的餐具。

通过标识牌可以清楚的找到在市中心南侧的,作为欧洲做伟大的诗人之一,故居还是很值得一看,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的10:00-18:00,周日及节假日的10:00-17:30,因为关闭时间较早,有出行计划的还需要提前把时间腾出来。继续沿着向东侧步行,百米外就是法兰克福的又一处地标性建筑-市政厅,紧邻的三座三色墙壁,频繁出现在与法兰克福有关的各类纪念品上。市政厅广场上还有不少的餐厅、酒吧,价格都还合理,天气适宜的夜晚坐在露天的餐位,一边品尝地道的德国美食,一边欣赏灿金色灯光下市政厅,也是美事一桩。

市政厅拐向南侧十几米便又回到美茵河畔,著名的在身后一些的位置,沿着公路回撤些距离,从桥头两侧的石砌阶梯上到桥面,与世界各地的铁桥相似,这样的结构总是会被恋人们拿来作为同心锁的载具,两侧的护栏以及斜拉的钢制侧柱上,全部挂上了五花八门的同心锁,有些较高的位置,人们依次将同心锁相连挂在一起,垂在空中,好看是很好看,但要是把头的情侣分手了,想要把原来的同心锁摘掉,在后面挂的人就有点可怜了。

与市中心遥相呼应的南岸,更加喜爱一些,与巴黎一样,左岸总是会有更多的自有气息,紧贴在美茵河畔的连绵草地上,总是躺满了等待夕阳的当地人,有时来的会更早一些,四点多的时间就已经满是人群,抽着水烟,聊着彼此的话题,就在这里一动不动的慢慢看着太阳从天边滑落,沉溺在美茵河的水面之下。大部分的博物馆与公园都在南岸的一侧,每逢节假日,市区里的孩子们都会在父母的陪同下到这边来玩耍,哪怕作为一名游客,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也会被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所感染,放慢下行走的脚步,找一处长椅坐下,静静看着孩子们嬉笑跑闹,发出会心一笑。

如果还对摄影有所钟爱,同属于“爬楼党”的组织,极力推荐在太阳落山前赶到离欧洲中央银行总部不远的(Main ower)【门票6欧】上一览法兰克福的天际线,与其他欧洲城市相比,法兰克福有着与众不同的城市构造。在二战的废墟之上,法兰克福并没有向其他城市一样对所有古建进行复原,只是将几个最为著名的,如市政厅一类的建筑进行复建。在其他的废墟之上,修建起难得一见的摩天大厦,现代化的简直不像欧洲一样。

提到法兰克福,还有位名人不得不提,扑克牌中的红桃所代表的历史人物-查理曼大帝(神圣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据说有一天拂晓时分,当时身为法兰克王国国王的查理曼大帝打了败仗,逃到美茵河边,找不到向导,无法渡河。危急之中看见一只母鹿,朝水边走来,大军随着母鹿过河的路线依次过河,转危为安。为了纪念这件事,查理曼大帝下令在当地建筑一座城市,取名法兰克福(Frankfurt),“法兰克福”在德语中意思便是“法兰克人的渡口”。

之前已经来过两次,所以对周遭的景致早就铭记于心,用尽可能快的速度将所想要拍摄的景物一一记录,便赶紧返回酒店,毕竟第二天就要开始正式的旅途,充足的睡眠是缓解时差最有效的方式。顺带还是要一提,出门一个人住真的很不方便,想要舒服一些住酒店,单人间比双人间差不了多少,怎么想都是个亏字。

大巴车早早就停在酒店的楼下,与向导算是碰了面,一看就是学生模样,在欧洲做向导的大多都是学生,一来人工费用不会很高,二来根据所学特长,总能在沿途讲出很多独特的故事出来,尤其是那些学习艺术的学生,要是碰见简直是中了头彩,路边繁多的古建,总能准确说出各自的风格特点,名人轶事,远比网络或者书本上的游客简介要精彩的多,不,是精彩异常更为确切。

沿途在法兰克福与慕尼黑接上所有的伙伴,正式的行程即将开始。

20余人组成的临时团队里,既有家庭出游,也有朋友结伴,年纪相仿的年轻人自然而然的熟络起来,虽然身为80后,也舔着脸和90后的小朋友们攀谈一路,颠簸的车程也并不孤单,先前无数次的独自出行,有时几天也碰不到可以交谈的朋友,那份孤单寂寞冷,想想都会热泪盈眶。

大巴行驶在德国的高速上,两侧的私家轿车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陆续超车,很难说是他们开得太快了,还是飞得太慢。很久之前就有耳闻,德国高速并不限速,各类跑车燃烧着各自的生命,想想就特别来劲。But,所谓不限速并不是对所有车辆都一样,比如长途大巴和货车。货车在高速上最高限速80,大巴则是100,并且大巴司机每天工作最多不能超过13个小时,开始行驶两个小时后必须停车休息15分钟,继续驾驶后的第二个小时需要休息30分钟,以此类推,每隔两个小时就要比之前多休息15分钟。想疲劳驾驶?即使司机性格比较随性,他愿意车也不会同意,大巴车上的GPS会记录下相关的数据,如果超额驾驶便会罚处不低的罚金。

大巴行驶的一路,每每经过城市,都会发现在交通枢纽的附近,尽是是些身着简陋的难民,叙利亚战争中受到进扰的家庭固然可怜,可像默大妈这样圣母心爆发,在毫无具体举措的前提下放开难民接受的窗口,拉着欧盟其他成员国一起为这善举买单,熟不知在未经审查的大量难民中,夹杂了大量小偷,强奸犯甚至是恐怖分子,给欧洲各国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据向导说,他上一个所带的团队单在柏林就有数人被偷,再看看最近法国巴黎的ISIS恐怖袭击事件,其中就有恐怖分子是借着难民的名义抵达欧洲,这样的现状,很难为默克尔点上个赞。

行程正式的第一站是萨尔斯堡,作为德奥边界的小城,这里的享誉世界多半是源自于上世纪的一部名为《音乐之声》的电影,女主人公玛利亚凭借单纯善良的性格以及在音乐上的智慧,为特拉普上校一家再次带来了欢声笑语,最后在一次民歌大赛中带领全家越过阿尔卑斯山,逃脱纳粹的魔掌。影片中大部分的场景都是实景拍摄,将萨尔斯堡的美丽风光呈现在观众们的眼前。而喜爱音乐的朋友,对于萨尔斯堡应该还有另一份特殊的情感,音乐神童莫扎特正出生于此,音乐大师卡拉扬也同样在此地啼出第一声哭闹。

不仅有音乐,这里同样有着传奇的爱情故事。曾经驻守在萨尔斯堡的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钟情于议员的女儿莎乐美·阿尔特,于是在萨尔斯堡王宫山下,的对岸为阿尔特建造了一座美丽的宫殿,这座宫殿最初便以女孩儿的名字“阿尔特瑙”命名,两座宫殿遥相呼应,中间没有任何高耸的建筑可以阻挡两人的视线。

迪特里希与阿尔特两人相恋并孕有诸多的儿女,可惜好景不长,即使偏安一隅,这有悖于教义的消息还是传达到了教廷,大主教迪特里希因此被免去了教职,携着家眷仓促离开了萨尔斯堡,新接任的主教在接管萨尔斯堡的管理工作后,作为惩戒,首先便将花园的名字由“阿尔特瑙”更换为如今的“米拉贝尔”,并沿用至今。

沿着多瑙河继续驱车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则是哈布斯堡家族皇宫的所在地-维也纳,哈布斯堡王族巅峰时期不仅掌控了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其触角甚至延伸到远在大洋彼岸的墨西哥,在其统治欧洲的数百年间,家族几乎大部分的时间都生活在维也纳这里。严格的意义上讲,欧洲的地理绝对中心并不在这里,但这里尽享了地利之便,多瑙河从城中流过,深处盆地之中,交通便利,如今维也纳已经成为全欧洲当之无愧的心脏,从南至北,由东向西,几乎所有的往来于各国家间的铁路都会从维也纳经过。

每年夏天,皇室们则会选择居住在市郊的夏宫-中,国人所熟知的茜茜公主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人生足迹,不仅如此,音乐神童莫扎特的首演也正是在美泉宫中进行。

茜茜公主的电影不少人都有看过,王宫的生活对于从小无拘无束惯的茜茜而言更像是监牢一般,在与弗兰茨约瑟夫大公婚后没过多久,受尽拘束的茜茜走上了远行的道路,除了每年夏季玫瑰盛开的时节,其他的时间都在欧洲各地旅行,几经游历后,在现今的首都布达佩斯长期居住。生性浪漫的茜茜用个人魅力征服了匈牙利,就像电影中所演绎的那样致力于化解匈牙利与奥地利之间的矛盾(匈牙利独立运动中佛兰茨约瑟夫判处过大量革命者死刑),间接的延续了哈布斯堡王朝的政治生命。

关于茜茜公主还有这样的一个插曲,在所有有关茜茜的绘画作品中,这位举世的美人永远都是紧闭朱唇。人们总说上帝是公平的,决不允许完美的存在,在给予了茜茜娇美容颜和善良的心肠外,却没有再给她一副洁白的牙齿。据说茜茜从小便牙齿奇黄,即学术上常说的“黄板牙”,虽然使用过各种手段美白,却一直没能有所成效,每一个爱美的女性应该都不能忍受这种缺陷,茜茜同样如此,因此在所有公开场合都尽力避免露出牙齿,所有的画作也都抿上了嘴巴。

第三次到访美泉宫,却是唯一的一次深秋,茜茜公主挚爱的玫瑰花已经不见踪影,但焦黄的银杏正在这最美好的时节里燃烧最后的生命,将整座花园铺满。再难寻找到比这浓烈的色彩更有秋意的画面,泥土地上被红黄相间的落叶铺满,生活在附近的闲适的居民举家漫步林间,所望之处,总会有些温暖人心的小情绪涌上心头。

与萨尔斯堡的“音乐之声”有所不同,维也纳则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之都”,街头巷尾永远充满了音乐的元素,身怀绝艺的街头艺人演奏着名家的作品,每天都会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演奏会在全城大大小小的剧院里上演。根据维也纳市政府的一项统计,在维也纳的长期居住的人口中,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可以熟练的演奏一门乐器,这样的比例位居世界之首。

哪怕是随团行走,也总会有可以自由活动的时间,独自一人或是三五成群在漫步在街道四周,往往会对城市有更深的体会,不再被当作游客,而是作为当地的华人来看待,去超市买些零食,去服装店里尝试当季的新款服装,或是找一处环境优雅的餐厅,犒劳辛劳的自己,这样的体验,有时比那些看似高端的活动项目更为重要,生活在城市中所能感受到的,远比作为游客而仓促将名胜古迹游览要多的太多。

既然名为奥匈帝国,想必也相距不算远。

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加上这一次已经是第六次的到访,景色虽然没有太多的变化,却依旧让人满怀欣喜。这样想的人肯定远不止我一个,已逝的名艺术家陈强老先生也是如此,出自对这座城市的别样情感,膝下两子都以这座城市来命名,老大陈布达,老二则是著名喜剧演员陈佩斯。低廉的物价,良好的治安(不久之前还是),热情的市民,除了语言上的障碍较大,倒真心是个不错的适合生活的城市。

匈牙利地处欧盟,但并非欧元区,使用的是当地货币福林,单位HUF,与欧元汇率常年保持在290:1左右。匈牙利物价低廉,一个超级大的加培根,牛肉饼,沙拉和炸鸡块的汉堡也不过880HUF,对于我个人而言,可乐是衡量世界各国物价的标杆,一般欧洲国家一瓶500ml的大概要1欧左右,匈牙利一瓶大概折算为0.7欧,一顿精美的晚餐也不过5000HUF左右,同样的食物在意大利至少要翻一倍,福林属于小币种,在国内或者其他国家都不是太好换,在布达佩斯的市中心有无数的Exchange,相差无几,手续费也很低,随便换个几十欧就够花上好几天。

布达佩斯同样有着在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李斯特这个名字相信爱好音乐的人一定不会陌生,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十六岁定居法国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匈牙利同时还是现代自行车的发源地,与荷兰两国我并称为欧洲自行车天堂。再者要说的还有匈牙利的温泉文化,其实用泡澡来形容更为恰当,匈牙利受到了不少罗马文化的影响,罗马的市政雏形便是广场文化,而广场文化源于浴场,罗马浴场应该也有不少人听说过,简单的说就是泡澡泡舒服了,爽了,然后大家一人要碗炸酱面,开瓶啤酒,坐在澡堂边上一边吃面一边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政治议题,然后一拍即合,放下酒瓶和面碗就去革命了。布达佩斯最著名的就是赛切尼浴场,一年四季,人满为患,傍晚时分就着夜色,和一堆不认识的男女老少一起泡澡,袅袅蒸汽,总是一番极致的享受。

至于饮食,匈牙利算是欧洲为数不多的几个喜食辣椒的国家,在街头巷角总能发现小商贩们在兜售着与辣椒相关的纪念品。匈牙利饮食习惯更偏向日耳曼文化,烤肘子,烤猪蹄总是那么让人口馋,这也是我热爱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推荐一家餐厅-Menza,每天都有超值得套餐提供,地理位置优越,临近主街,店内装饰精美,食物更精美,价格也非常合适。

截至目前为止已经7000字有余,若是放在过去,大概已经可以够两篇游记的内容,但这次却连一半都还没有完成,归其原因,还是要感谢这次行程的向导-宋洋小朋友,虽然在德国学习的化工专业,却在这一次次的旅程中积累了不少的的奇闻异事,每次行车途中总是可以滔滔不绝的将下一景点说得头头是道,茜茜公主黄板牙的奇闻便是从他的口中第一次听说,就如先前所书,团队旅行中,遇到对当地有所了解的向导,简直是太幸福的事情,往往从他们口中所听来的奇闻异事,要比死气沉沉的景致本身要有意思的多。

在地理上,中欧也有个类似于京津冀(廊坊)的小三角区,就连相对距离也差的不多,相互间都只有个把小时的距离而已。这个小三角是由三个城市组成:维也纳、布达佩斯以及布拉迪斯拉发。

布拉迪斯拉发在哪?

Bratislava这个拗口的名字,对于大多数人实在陌生,没有太过知名的景点和宣传,让它一直默默无闻的沉寂在多瑙河畔。

布拉迪斯拉发(Bratislava)这个地名定名于1919年。在其历史中,有许多来自不同语言的不同名称。它最初见于记载的名称,在10世纪的“Annales Iuvavenses”中,是Brezalauspurc。其它知名的名称还有:德语:Pressburg 或者 Preßburg(中文译为“普莱斯堡”,德国人仍在使用)、匈牙利语:Pozsony(中文译为“波佐尼”,匈牙利人仍在使用)、斯洛伐克语旧名称: Prešporok。其他名称还有:希腊语和拉丁语中的Istropolis(意为多瑙河之城)、捷克语:Prešpurk、法语:Presbourg、拉丁语:Posonium等。1919年以前的英语出版物也使用普莱斯堡这个名称,今天仍然偶尔有时会用到。

布拉迪斯拉发的默默无闻,大概只是对于非欧洲的游人而言。与布拉迪斯拉发有着悠久历史的紧邻,捷克首都布拉格,论其名气,毫无争议的远远超过布拉迪斯拉发N个数量级,而正就是这样的一个享誉海外的城市,却常常能从它的居民口中听到对布拉迪斯拉发感到艳羡的话语。究其原因,全因布拉迪优越的地理条件,从城中穿过的多瑙河,单仅这一条就足以让它跃升为一线城市。河流,从不单是川流的溪水,每一个古老文明的诞生都源于河流,而欧洲,多瑙河绝对算得上最著名的河流之一,即使没有其他叫的响亮的名人古建,依然可以成为欧洲人民心中的热爱。

更何况布拉迪斯拉发并不仅仅仰仗着多瑙河的福荫,哈布斯堡王室们居住的布拉迪斯发王宫,为历任皇帝(以及特蕾莎女王)加冕的圣马丁教堂,以及遍布着洛可可风格的古老城区,都足以让布拉迪斯拉发作为名胜而扬名在外。

再次来到布拉迪斯拉发,这样深秋的季节里,怎样的景点都不再重要,单单这一抹浓郁的黄色,就足以美遍整个城市,哪怕在街心的公园里随处找一把长椅坐下,看看午后放学的孩子,牵手而行的情侣,或是不知何故急于奔走的中年人,都是极好的享受。

在布拉迪斯拉发,还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当地人相信水管工们都有着特殊的能力,能够给善良的人们带来幸福,他们悄然在城市下面的管道中穿行,将礼物送到每一个需要被关怀的人手中。作为玩过超级玛丽的80后一代,这样的思路到还是可以理解。

行程的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站,捷克首都布拉格。

在名气上,怕是沿途所有国家之和也不能和这里相比,布拉格的市政府真应该好好感谢蔡依林,一首唱红了两岸三地,哪怕颁发给她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也丝毫不会过分。

横跨,一侧是王宫贵族居住的城堡山,一侧是平常人家居住的。

城堡山上的是布拉格最重要的地标,除了丰富的建筑特色外,也是王室加冕与辞世后长眠之所。圣维特大教堂历经3次扩建,西元929年的圣温塞斯拉斯圆形教堂,在西元1060年时扩建为长方形教堂,西元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德式建筑,却一直到西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是当今世上第三高的哥特式教堂。

教堂后面的同样是布拉格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年轻的卡夫卡曾居住过的22号,是一家小巧可爱的书店,现在也贩售着卡夫卡的作品集。这条小屋林立的黄金巷,宛如童话故事内的小巧房舍,是布拉格最诗情画意的街道。当然,事实上这里的修建者并不是为了迎合有人的喜爱而将房屋都修葺的异常矮小,起初的时候这里居住的全部是为贵族服务的金匠,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多的开辟出房间,低矮的门框只能容得下俯身穿过。

连接两岸的查理大桥两侧的石栏杆上雕刻有30座形态各异的青铜雕像,包括有天主教圣徒、女神、武士、人面兽身等形象。其中桥右侧的第8尊圣约翰雕像,是查理桥的守护者,围栏中间刻着一个金色十字架位置,就是当年圣约翰从桥上被扔下的地点。

更为著名的布拉格广场上,会在每个整点鸣响,顶端天窗敞开,耶稣的十二门徒轮流出来报时,下方的死神还会牵动铜铃,最终以雄鸡的鸣叫作为结束。四周的纪念品店里多半会售卖着布拉格人引以为豪的玻璃制品。热爱美食的朋友在这里也绝对可以尽上口福,与德国不同,捷克的肘子采取了不同的制作工艺,挂炉烤制让表面各部分均匀受热,溢出的油脂不会因为重力的吸引流在地面,顺着旋转的方向将表层紧紧包裹,因此内部的肉质不会因为长时间的烤制而发干柴涩,另外捷克人本身就要比德国人的口味稍淡些,即使不用德国酸菜来点缀,也可以获得绝佳的口感,咸淡适中,若要有什么不满,就真的是捷克人太过实诚,10几欧的肘子套餐里,一斤多的肘子实在不是女孩子们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哪怕瘦弱点的男士,也只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伤,500ml的当地冰镇啤酒上浮着漂亮的啤酒泡,一大口下去,从心底的通透舒爽,哪怕像我这样对啤酒没有太多好感的人,也禁不住这样的诱惑,每每来到都一定会点上一大份,稍有浪费也会心情舒爽。

这次再来布拉格,倒真有个温暖的小插曲。13年的四月底,第一次一个人到布拉格,对于所谓的知名景点并没有太多的热情,无非是走过看看到此一游的理念,只是对这诺大的广场情有独钟,一直在广场的四周打望着好看些的视角。广场上一位表演肥皂泡的街头艺人瞬时抓住了眼球,并不是这技艺本身有什么不寻常,只是欣赏着这肥皂泡技艺的观众们,大多都是7,8岁的小孩子,正是可爱的时候,艺人也没有怜惜自己的肥皂水,几乎整个下午,都在全力的挥动着绳套,拉曳出漂亮的肥皂泡,在太阳下反射出七彩的光芒。性格更为开朗些的孩子,则会靠近艺人的身旁,以便看的更真切一些,艺人心领神会般的使出浑身解数,一层套着一层的肥皂泡源不断的划出。

作为街头艺人,表演肥皂泡实在算不上什么精明的选择,单从放在地上的纸盒中那零散的几枚硬币就可以看出来,哪怕是真人雕塑或者吹个口琴什么,也远比这个要收入要多,能推测出的理由,也只剩下兴趣使然了,毕竟能看到孩子们的笑颜,本就是很幸福的事情。

这次到来,依然是个周六,冥冥之中就有预感,应该还能见到她。果不其然,在几乎相同的位置,她依然在孩子们的包围中划出一个个精美的肥皂泡。出行之前,得知有布拉格的行程时,便将先前给她拍过的照片缩小了尺寸拷在手机的相册中,等带再次相遇的时候可以作为证明,分享这段故事。等到附近的小朋友少了些,走上前打过招呼,把手机里预存的照片打开给她看,除了季节和发型的不同,其他都没有什么改变,借此打开了话题。她说这些年,每个周末都会在这里表演,平时也有本职的工作,但对于这份兼职的热爱更胜过自己本职的工作,看着小朋友开心,自己也会觉得十分开心,每个周末下午的这段时间,对于她异常的重要,孩子的家长们偶尔会给一些打赏,虽然不多,但是也是一种肯定,会满怀感激的收下。

不知这些年,多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孩童在她五颜六色的肥皂泡下畅快的欢笑过,等这些孩童成长起来,回想童年,是否还会记起在布拉格广场上的这快乐的午后时间,这座城市,是否会因这艺人的卖力表演而有所不同?

返程的路程遥远,时间却很快,几天的时间里与新的朋友结识,不可避免的再次分别,好在网络的发达让沟通不再困难,感谢每一次的相遇。

继续把本次执行剩余的图片分享出来,希望能有人会喜欢,也权当是记录,等过些日子后再回来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