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意半月谈——教皇领地【罗马&梵蒂冈】

行前准备请参考:法意半月谈——【法国】巴黎的万千风情

写连载是想尽可能多甩一些干货,这篇分享一款地图app,有了它背包客在境外徒步、坐公交绝对不会迷路,关键是:能做到0流量哦!

这款软件有pc版和手机版,做功课的时候就可以细致地规划到每个景点:下载Google离线地图,贴上中文标签,公交线路用不同颜色区分,翼云亲测无论公车或地铁信息都准确无误。吃、住、景点、交通……所有标签都可以在电脑端或手机端同步,在境外使用只需开启GPS分清东南西北,0流量。实在没有方向感的在有wifi的地方开启导航,照样0流量。之所以是互动地图,还有一个功能是好友之间可以相互指路。


D1:巴黎到罗马,选择了廉价航空Vueling,三人总价116.49欧。提前48小时网上值机,刷手机收到的二维码短信即可登机,相当便捷。

罗马菲乌米奇诺Fiumicino机场也是买买买的好地方


【到达Termini火车站的几种方式】

1.接机小巴:票价第一个人25欧,每多一个人加8欧。网址:http://www.airportshuttle.it/到时候会有人举着牌子在机场接你,送到酒店门口。

2.出租车:到罗马城墙内任意地点统一价40欧。24小时运营。

3.Leonardo Express Train:票价14欧,车程30分钟+,直达Tremini,运营时间从早上6点到22点左右。

4.Terravision机场大巴:网上提前购票4欧http://www.terravision.eu/即使航班延误,也能直接换乘之后的班次,5号站台候车。等巴士的站台一字排开,车位隶属于不同公司,COTRAL BUS和SIT BUS都到火车站,现场购票4.5欧到8欧不等,售票点就在1号站后方。

Termini火车站内有旅游咨询中心,可以免费领取罗马地图。公共交通票BIT,1.5欧/张,100分钟内可以多次换乘,但地铁只能坐一次。

还有BIG天票6欧,到晚上24点为止无限次乘坐公交或地铁,事实证明:罗马就是应该暴走的,到的那天买2张1.5欧的足够了。


【住宿】

为了调剂父母的中国胃,这一站我定了离火车站不远的华人旅馆,2晚160欧含早晚餐,店家很讲诚信都不用付定金,早晚餐很丰盛。


罗马作为世界著名的古城,最吸引游客的是象征古罗马帝国的斗兽场。套票12欧(包含斗兽场、古罗马遗址和帕拉蒂尼山)想入内参观的话建议租中文讲解器,不然就只是看石头了。

起初古罗马只是意大利的一个城邦,后来逐步向外扩张,到了公元前二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一个非常强大的奴隶制帝国。大批的角斗士被驱赶上角斗场,相互残杀,或与野兽肉搏,嗜血的贵族奴隶主则在角斗士的流血牺牲中获得一种野蛮的快感。

斗兽场一直在修葺,父母没有入内的意愿,于是围着它转了一圈。

天桥也是不错的取景点。

古罗马的供水系统相当给力,如今的罗马街头也完全不愁喝水的问题。

在地铁站到斗兽场之间甚至还能喝到汽水:一边是普通的饮用水,老外试过汽水后有点接受不了。我爸妈倒是很喜欢汽水……

古罗马本来有很多凯旋门,现存的只有3座了,君士坦丁凯旋门是最新的一个也是最完整的一个,而且就在斗兽场旁边,又怎能错过呢?

这是一座三个拱门的凯旋门,建于315年,是为了纪念君士坦丁大帝击败马克森提皇帝统一罗马帝国而建的。凯旋门上方的浮雕板是当时从罗马其它建筑上直接取来的,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的生平业绩,如安东尼、哈德连等,下面则是君士坦丁大帝的战斗场景。据说当年拿破仑·波拿巴来到罗马,见到了这座凯旋门,大为赞赏,而这座凯旋门也成为法国巴黎凯旋门的蓝本。

帕拉蒂尼山是罗马七座山丘中位处中央的一座,为现代意大利罗马市里所保存的最古老的地区之一。

山上既有史前人类遗迹,又有古代共和时期居民住宅遗址,还有帝国时代的皇宫废墟。

我们是在绕去真理之口的路上看到了帕拉蒂尼山的另一边,最新的《007幽灵党》曾经航拍这个山头,给了这棵树一个挺震撼的瞬间。

这个建筑后面就是科斯美汀圣母教堂(Santa Maria in Cosmedian),左边就是它的钟楼。

这个教堂很小很安静,但里面却有名扬世界的“真理之口”。这是一块雕刻着海神头像的圆盘,在《罗马假日》里格里高利·派克曾佯装把手伸进「真理之口」中而手掌被咬断,把奥黛丽·赫本吓得花容失色。我给父母设计了一组三连拍,把排队的老外和管理人员都逗乐了。

其实“真理之口”原是一只古罗马时代的井盖,1632年在教堂外墙边发现的。如今要与它合影必须排队30分钟+

教堂本身的建筑是在6世纪兴建,以柯林特圆柱和拜占庭风格的镶嵌画为装饰,也很值得一看。参观教堂免费,地下室收费1欧。

科斯美汀圣母教堂教堂前,也就是马路对面,留有罗马现存最古老的神殿遗迹——方特纳神殿。

从对面看教堂,有没有看到排队的人们?不过大家都很自觉,在真理之口面前合影的时间很短,所以为了罗马假日梦,还是值得的。

一路走向威尼斯广场,满大街的遗迹。


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维托里亚诺纪念堂)用布雷西亚的纯白大理石建造,设有宏伟的阶梯、高大的科林斯圆柱、喷泉、巨大的埃马努埃莱二世骑马雕像和两尊双轮战车上的女神维多利亚雕像。

在这里留影的话是不允许举手摆pose的。
由于造型和颜色的关系,纪念堂被当地人戏称为“结婚蛋糕”或“打字机”。
建筑背后有个玻璃电梯,可以登顶俯瞰罗马城,费用7欧。

在罗马城内,古罗马时期的建筑遗迹众多、随处可见,尤其是从威尼斯广场到斗兽场的帝国大道,简直就是巨大的露天博物馆。

图拉真广场,罗马最后一个帝国议事广场。

经过考古发掘和清理,在原地保护和展示着这组建于公元前后的各类建筑残迹。

在宽广的帝国大道两旁,集中了大部分罗马帝国古都的遗迹,包括元老院、神殿、贞女祠和一些有名皇帝的宗庙。

最后回到斗兽场拍摄夜景。


D2:6点半出门,早早来到梵蒂冈,虽说博物馆9点才开门,但7点就已经可以入内了。

梵蒂冈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高地的一个内陆城邦国家(国中国),为天主教最高权力机构圣座所在地。作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梵蒂冈国土面积仅为0.44平方公里,2014年人口1400人,常住人口540人,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

属巴洛克风格,从1656年开工历时11年完成,整个形状如钥匙孔,可容纳50万人,是罗马教廷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地方。

借着第一缕阳光拍下圣彼得广场,广场中央摆满了椅子,今天这个架势估计教皇会出现。

广场长340米,宽240米,广场周围有4列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两侧两组半圆形大理石柱廊象征“拥抱世界的双臂”。柱高18米,上面是140位圣人像。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方尖石碑,公元37年罗马皇帝卡利古拉为装饰皇宫旁边的园形广场,将这座方尖碑从埃及亚历山大城搬运到罗马,碑高25米,底部单边长5米,重320吨,据说为搬运使用了900名工人、150匹马和47台起重装置,花了5个月时间。最初矗立在竞技场,1586年教皇西克斯图司五世下令搬至现址。方尖碑顶端是罗马基吉家族的族徽:五座山丘、一个青铜星和一个十字架,教皇亚历山大二世出身于这个家族。传说方尖碑下埋藏着凯撒的骨灰,保存着钉死耶稣的十字架残片。

帅气的瑞士警卫守护着教皇领地,他们个个高大魁梧,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服,手握长戟,威风凛凛。


16世纪初教廷受到罗马帝国攻击,为保护教皇100多位瑞士卫兵全部战死,当时的教皇非常感动,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据说他们的服装500年前由米开朗基罗设计,如今我们看到的近现代制服是由当年的瑞士近卫队队长Jules Repond于1914年设计。

进入圣彼得大教堂须在圣彼得广场右侧排队安检,请务必把身上所有金属物件掏出,我前面一个家伙反复走了4次,先后掏出一个打火机,一串钥匙和一把硬币,后面的人都无语了。

看天色不错,直接选择爬楼登顶,有电梯和步行2种选择,电梯也只是到穹顶下方,仍旧有大段狭窄楼梯要爬。

气喘吁吁来到顶层,只为这壮美日出。

俯瞰梵蒂冈国土内的其他建筑:

当然,也能俯瞰到和罗马:

圣彼得大教堂倾注了六位大师的心血,首先布拉曼特以希腊十字形方案获委任主设计师;教皇更替,他被拉菲尔取代,希腊十字形变成拉丁十字形。拉斐尔去世,请来了米开朗基罗,教堂设计得以最后定稿,完成大穹顶的雏形。米开朗基罗去世,波尔塔接手完成了大穹顶工程。最后马德诺和贝尔尼尼完成了所有工程。

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大穹顶。登顶时走在其内部就是下图这个状况:

下到教堂内部不是原路返回,可以乘坐电梯。

仰望大穹顶,圆顶壁缘用马赛克镶嵌《马太福音》中耶稣的一段话:“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它,我要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圣彼得大教堂号称世上最大教堂,据说能容纳6万人同时作祷告。

大穹顶下面是贝尔尼尼1633年设计的亭台式青铜华盖。大祭台总高30米,由4根20米高、异常华丽的螺旋绞链形铜柱围成。

离开大教堂的时候别忘了从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为自己寄一张明信片哦。


梵蒂冈博物馆原是皇宫廷,藏品堪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巴黎卢浮宫相媲美。

参照下面的地图,从教堂出来往北,沿着城墙走,看到排队的队伍在最靠近城墙的一列排队便是。其他队伍是预约免排队通道,也有所谓的工作人员会告诉你去马路对面或哪里购票不用排队,那票价就是25欧到40欧不等,而实际票价是16欧。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馆之一,梵蒂冈博物馆早在公元5世纪就有了雏形。16世纪时,与圣彼得大教堂同时扩建,总面积为5.5公顷,为故宫博物院的 1/13,展出面积与故宫相仿。

梵蒂冈博物馆,拥有12个陈列馆和5条艺术长廊,汇集了希腊、罗马的古代遗物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大都是无价之宝。

下图里左下角处的雕塑《破碎的地球》是意大利雕塑家阿纳尔多·波莫多罗1990年的作品,另一件在联合国,采用大球套小球、小球不断转动的结构,寓意地球的残缺。

挂毯《最后的晚餐》中世纪欧洲基督教在圣人头上画光环,这幅挂毯里只有一人无光环,那就是犹大了。

地图廊:教皇格雷戈里十三世(1502年1月7日-1585年4月10日)委派佩鲁贾的Ignazio Danti将意大利各地全图绘于墙上。


该画廊位于Belvedere庭院的西侧,长120米。Ignazio Danti 花了三年 (1580–1583) 完成了40幅画作。画廊天花上的装饰是一群风格主义画家(如Cesare Nebbia和Girolamo Muziano)的作品。

壁画《雅典学院》是拉斐尔25岁的作品,被公认为是拉斐尔最伟大的杰作。中间走来红衣者是哲学家柏拉图,蓝衣者是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一个以指头指着上天,另一个则伸出右指指着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们不同的哲学观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和亚里士多德的唯物主义。戴头盔者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穿土黄色者哲学家苏格拉底。穿红衣弯腰画圆规者是数学家阿基米德,拉斐尔还把自己画在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你能找到么?

原来是教皇个人祈祷所,拱形的天花板上有米开朗基罗的非凡巨作《创世纪》,祭坛背后的壁画《最后的审判》。1993年这里全面整修,安装了75个电子传感器,二套计算机控制系统,可调节净化空气,走廊上层12扇窗长久关闭,室内人数控制在700人以内,保持常温摄氏25度。天花板画《创世纪》都是圣经旧约内容,我们现在仰视观摩已感觉非常疲劳,当年大师一人整整画了4年5个月!当他完成时眼睛已严重损伤,37岁的他已衰老不堪。

螺旋形坡道是博物馆最后一个亮点,由摩莫设计建造,这是一座双螺旋坡道,两条坡道轮流开放,所以一条有人,另一条无人。


参观完毕,附近有2家人气美食不要错过:一是OldBridge冰激凌店,再就是AlicePizza:

大家一起坐在店门口的台阶上吃披萨好有趣,而且味道真心赞。


圣天使堡主堡为圆形、外围呈多边形,是公元139年罗马皇帝哈德连为自己和其后代皇帝所建的陵墓。6世纪,教皇Gregory一世在堡顶竖立持剑的大天使雕像,用以对抗当时流行的黑死病,遂有圣天使堡之名。几个世纪过去了,圣天使堡也经历了一些变化:首先作为阻止西哥特人和东哥德人入侵的要塞,然后是作为监狱,最后改建成一座华丽的罗马教皇宫殿,现为国家博物馆。

圣天使堡前横跨台伯河的桥是罗马城中最美的桥梁,走过圣天使桥时,不妨细看桥的造型和其上的各式精美雕刻,由贝尔尼尼设计的这座桥可说是巴洛克式装饰艺术杰作。

纳沃纳广场独具巴洛克艺术风格,是罗马最华丽的广场之一。广场上街头艺人云集,为游客画像或出售自己的绘画作品。

广场中央埃及方尖碑下的“四河喷泉”精美绝伦,是巴洛克艺术创始人贝尔尼尼的杰作,河神们坐在方尖碑基座上,方尖碑顶停着一只鸽子,鸽子代表圣灵,象征教皇权力至高无上。整个喷泉呈阶梯型,泉水自高而下、顺着锯齿状的假山无规则地流淌下来。“四河喷泉”四个寓意雕像分别代表天堂之河尼罗河、恒河、多瑙河和拉普特河。

闲坐的印度恒河神代表了亚洲,臃肿的身材表示恒河流域的肥沃。

广场北端是《海神喷泉》波尔塔1574年作品。水池中央是海神波塞冬大战章鱼。

广场南端是《摩尔人喷泉》1576年由波尔塔完成,1654年贝尔尼尼作了修改。

广场西面的圣阿涅塞教堂雄伟壮观,由巴洛克艺术代表人物博罗米尼设计,教堂立面和内部装饰完美和谐,富丽堂皇,是巴洛克风格的建筑经典。

神殿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7年在希腊海域发生的一场海战,史称“亚克兴海战”,罗马实权人物渥大维与安东尼强强对话,渥大维赢得了胜利。公元80年,最初的建筑在一场大火中被毁,现在看到的是公元125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在原址上建造的,正面三角门楣上篆刻着一行字“卢修斯的儿子、三度执政官玛尔库斯•阿格里帕建造此庙。”

这幢建筑前门廊带有三排巨大花岗岩石柱,第一排八根,后面两排各四根。609年拜占庭皇帝佛卡斯这幢建筑献给了罗马教皇布尼法斯四世,教皇将赐予所有“殉道圣人”,中世纪时圣母也被列为“殉道圣人”,所以称“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传说从地下墓穴运来28车圣人遗骨,葬在祭坛下斑岩地窖里。16世纪,教皇乌尔班八世下令将万圣殿门廊天花板上的镀金青铜全部拆下熔化,用于建造圣天使堡的防御大炮,所以我们现在已看不到这座殿堂的耀眼光芒。文艺复兴之后,这里成了名人墓地。

进入殿内,头上是混凝土圆顶,中间有一直径9米的圆孔,离地面高度43米。神奇的是阳光只有在3月春分、9月秋分和4月21日这三天,通过圆孔照亮整个殿内,而4月21日正是罗马这座城市落成的日子,可以想象就在那一天,外面一片欢庆,罗马皇帝走到这里,沐浴着阳光,抬头仰望天空,傲视一切,茫茫天下谁可与我争雄!

殿内宽阔空旷,中央大厅无一根立柱,建造神殿不用钢筋,只用混凝土,创世界建筑规模之最,这个记录保持了二千年。仔细观察您会发现地面凿了一排排小洞用于排水。


许愿池又称“特莱维喷泉”,“特莱维”拉丁文意思三岔路口,因为喷泉前面有三条路向外延伸。公元前19年这里是水道的终点,当时习惯在水道终点要造一个喷泉。

1732年教皇克雷芒七世委托萨尔维建造喷泉,萨尔维去世后贝尔尼尼继续了他的工作,经过30年建造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

背对水池,右手拿着硬币从左肩上方向后连续往水池投三枚硬币,第一枚代表找到恋人,第二枚代表真心相爱,第三枚代表婚后将重返罗马,我们造访的时候已经进入修葺的尾声,可惜还是没有泉水。


西班牙广场位于意大利罗马三一教堂所在的山丘下,其以登上教堂的西班牙阶梯而闻名,《罗马假日》全球的影迷像穆斯林朝拜者一样来到这里,可惜教堂在维修。

阶梯上特有的法国风味设计和广场上的一些英国咖啡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气氛。广场中央有巴洛克式的建筑巨匠贝尼尼所设计的喷水池,可恨还是在维修。

晚上又出去闲逛,拍了些夜景。



D3:告别罗马前的闲逛也能带来惊喜。

罗马的共和国广场建于1885年,也称“埃塞得拉广场”,意思“古罗马的会议堂”。广场中央是奈亚迪喷泉由马里奥•鲁泰利1901年完成。四方各一位女神和动物石雕像,喷泉中央一位壮男手举一条大鱼,鱼嘴里喷出一束高高的水柱,水花飞溅四周和女神的身上,这座男人塑像是1911年加上去的,象征人类战胜大自然的力量。

天使与殉教者圣母大殿

公元298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大规模镇压基督教,强迫4万名信徒修建皇家浴场,耗时7年竣工,浴场分冷水、温水、热水三个大厅,这里是温水大厅的原址,罗马帝国没落后浴场被毁弃。 1563年86岁的米开朗基罗接受教皇委托,将温水大厅改造成教堂,1564年大师带着未完成这件作品的遗憾去世。

铜门上雕塑作品很特别,是波兰雕塑家2006年的杰作,分别为《施洗约翰》和《天使报喜》。

教堂里有16根暗红色石柱,颜色浅的8根是浴场遗迹,也就是公元3世纪的遗物,这些石柱高14米,在埃及从整块岩石凿成,用特种船运来。其余8根石柱是18世纪加上去。

这座教堂是意大利政府唯一拥有的教堂,每年11月2日万灵节,政府都会举行献花祭扫仪式。


当置身于这座“永恒之城”,常常会与贝尔尼尼的作品相逢。对于他,当时人们曾经这样写道:“上演了一出大众戏,其中布景是他画的,雕像是他雕的,机械是他发明的,音乐是他谱曲的,喜剧的剧本是他写的,就连剧院也是他建造的。”不仅如此,接手圣彼得大教堂的工程他又呈现出超强的组织能力,率领一众学生完成了风格统一的作品。喷泉是他对罗马市最显著的贡献,在罗马的最后一站:来看一看纪念贝尔尼尼的广场吧。

88罗马

下一站:托斯卡纳。许多人都是选择坐火车到佛罗伦萨再转汽车到锡耶纳,其实完全可以直接坐长途大巴,提前网上买票一样是9欧,还不绕路。从RomaTiburtina公交总站到锡耶纳约2.5小时。

汽车票官网:http://www.sena.it/

托斯卡纳以其美丽的风景和丰富的艺术遗产而著称,已有6处被列为世界遗产:佛罗伦萨历史中心(1982年)、比萨主教座堂广场(1987年)、圣吉米尼亚诺历史中心(1990年)、锡耶纳历史中心(1995年)、皮恩扎历史中心(1996年)和瓦尔道尔契亚(2004年)。翼云携父母造访了前4处,敬请期待。